欢迎进入甘肃水利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!  设为首页 |  加入收藏 |  联系我们
领导之窗
站内搜索
企业文化
匠心如炬照书途,共品匠魂启新程 —— 学习工匠精神读书分享系列报道​(袁方)
更新时间:2025-05-15 10:42:01  |  点击次数:4次

在追求效率与速度的时代浪潮中,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” 的工匠精神愈发珍贵,它不仅是品质的象征,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。为传承这份匠心,一场场汇聚智慧与感悟的读书分享会悄然展开。参与者们以书为媒,在字里行间探寻工匠故事,在交流探讨中领悟匠艺精髓。即日起,我们将通过系列报道,带您走进学习工匠精神读书分享会的现场,感受书香与匠心交融的独特魅力,见证匠心精神在思想碰撞中焕发新的生机。



分享者: 党群工作部  袁方

演讲题目:《匠心如炬,照亮服务之路》

《大国工匠》一书中,那些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卓越、精益求精的工匠们,如徐立平、管延安等,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守,在各自领域铸就了非凡成就,让我深受触动。他们的故事告诉我,匠心不分岗位大小,只要心怀热爱、甘于奉献,就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。

书中航天火药雕刻师徐立平的故事尤其让我震撼。他在炸药堆里雕琢火药药面,每一次下刀误差不能超过0.2毫米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爆炸。但就是这样“刀尖上起舞”的工作,他坚持了三十年,用自制刀具雕出十万余件合格品,连呼吸节奏都要精准控制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,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的高度,更是对责任的敬畏。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,为了确保33节沉管隧道接缝滴水不漏,反复练习蒙眼组装螺栓,手上磨出的血泡成了“精度测量仪”,最终实现接缝处连水分子都难以渗透的奇迹。他的故事告诉我,极致不是天赋,而是千万次淬炼后的必然。

这些工匠的坚守为我的党务工作注入了新的精神坐标。当徐立平在火药雕刻中连呼吸频率都要精确控制时,我领悟到党务工作者同样需要这种“毫厘不辍”的政治敏锐——在传达党的政策时,一个标点符号的偏差都可能影响理解深度;在处理党员思想动态时,需要像他雕琢火药般细致入微。管延安用带血泡的双手创造滴水不漏的工程奇迹,让我深刻认识到组织建设就是我们的“沉管隧道” 发展党员时必须严格把关,如同他筛选螺栓般考究;策划主题党日活动时,要像他蒙眼组装零件那样将流程烂熟于心,确保每个环节都彰显政治高度。这些精神让我明白,党务工作的匠心,就是把抽象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可量化、可追溯、可传承的实践范式。

作为一名青年党务工作者,我深知看似平凡的党建工作背后承载着千钧责任。在撰写文件报告时,我效仿徐立平控制呼吸频率的专注,逐字校准政治表述,建立常用语标准化词库,确保每份材料都经得起检验。当策划主题党日时,我引入沉浸式情景模拟,像雕琢火药药面般精确设计每个互动环节,让参与者真切体会到信仰的力量。正是这些点滴积累,使我逐渐理解:党务工作的匠心,就是把党的优良传统转化为可触摸、可感知、可传承的组织生命力,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。

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以大国工匠为标杆,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,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。我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,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,更好地为同事们服务,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供稿:袁 方

编辑:汪 欣

监审:张天林